宝利专栏 | POLYSOAR SPECIAL COLUMN

融中财经专访 | 宝利投资昂强:资本赋能科技新纪元

昂强认为,智能机器人不仅是工业自动化的核心载体,更是服务、医疗、农业等多领域效率革命的驱动力。
2025年04月18日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全球科技创新空前密集活跃,催生了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新产业、新业态,激活经济增长新引擎。

从人工智能的飞速迭代,到半导体技术的热潮涌动,从生物技术的重大突破,到新能源领域的革故鼎新,越来越多令人惊叹的新技术、新产品涌现,各种新奇的应用场景也纷纷落地。这些创新力量正引领技术的持续突破与产业的全面升级,重塑着全球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格局。

在“高质量发展”与“硬科技突围”成为中国经济主旋律的当下,宝利投资总裁昂强凭借其独到的眼光和极具前瞻性的战略布局,锚定科技赛道,积极谋篇布局,持续拓展业务版图,引领团队坚定地投身硬科技领域。

凭借前瞻洞察,布局科技赛道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在明确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时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这一政策导向为投资领域指明了清晰的方向,凸显了科技在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中的核心驱动力作用。

昂强在投资领域深耕多年,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扎实的行业积累,多年前便在科技赛道进行前瞻性布局。在他看来,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每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都蕴含着催生全新产业、释放巨大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潜力。因此,关注科技领域,本质上是对未来发展机遇的战略性布局。”昂强先生对此坚信不疑。

在具体投资策略执行层面,昂强将重点聚焦于硬科技领域,围绕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量子计算、生物医药、半导体芯片等关键赛道展开深度布局。在项目筛选过程中,不仅高度重视技术的先进性与创新性,确保所投项目在技术层面处于行业前沿水平;更注重评估技术的产业化可行性与商业化潜力,从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商业模式等多个维度进行全面分析与综合考量,确保项目具备良好的市场前景与可持续盈利能力。

 

智能机器人:技术、场景、商业变现

今年伊始,机器人行业一跃成为业界炙手可热的赛道之一。国际科技巨头接连出手,在这个领域动作不断;与此同时,国内大量创业公司也如潮水般纷纷涌入。人形机器人项目更是在众多细分领域中脱颖而出,备受投研机构青睐,一跃成为一级市场的融资焦点。

根据 CVSource 投中数据显示,截至3月29日,今年机器人赛道的融资事件呈现爆发式增长,数量已攀升至102起,与去年同期的75起相比,增幅显著。在这些融资事件中,涉及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机器人的融资表现同样亮眼,超过20起,而去年同期这一数字还不到10起。

昂强认为,智能机器人不仅是工业自动化的核心载体,更是服务、医疗、农业等多领域效率革命的驱动力。未来的机器人将具备更强的自主决策与学习能力,从单一功能向智能化、柔性化方向演进。他指出,布局智能机器人领域主要围绕“技术硬核性-场景渗透力-商业可行性”三角模型展开。首先,技术上能否抢先卡位“人无我有”的关键点,场景上是否押注了“高频刚需”领域,另外就是要查看商业变现能力,判断“赚钱效率”,这三角模型成为智能机器人投研的关键指标。

同时,他也表示人形机器人由于进入市场时间尚短,仍有诸多有待完善之处。一方面,整个行业目前尚未构建起规范化、统一化的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的有序发展;另一方面,从技术层面来看,人形机器人在“大脑”(核心算法与智能决策系统)、“小脑”(运动控制与平衡调节系统)以及本体核心关键零部件等方面的技术,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量子计算:科研实力、技术前瞻性

2025年开年捷报传来,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全球访问量突破2000万次,覆盖139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用户中美国、俄罗斯、日本等活跃度位居前列。这一数据不仅刷新了我国量子算力服务规模纪录,更是量子计算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应用的重要转折。

中研普华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量子市场规模达到47亿美元。随着通用量子计算机技术进步和专用量子计算机在特定领域的广泛应用,预计2027年产业规模将达111.75亿美元,2030年将陡增到2199.78亿美元,2035年左右进入通用容错阶段,全球量子计算产业规模有望达到8077.50亿美元。2025年中国量子计算产业规模将达到115.6亿元,并保持30%以上的增长率。

昂强指出,当前量子计算全球市场不断扩大,不过仍处于技术突破期,商业化进程也不会一蹴而就,聚焦量子计算行业,一方面要关注科研实力强的企业或机构,其背后的科研团队往往掌握着核心技术和研究方向;另一方面要重视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模式,这种产学研结合的方式有助于加速技术成果的转化。此外,还要考虑企业的技术路线是否具有可行性和前瞻性。昂强强调,关注此类领域需兼具耐心与前瞻性,“既要容忍技术迭代的不确定性,也要精准卡位产业链关键环节”。

 

AI制药:数据验证、研发管线

传统药物研发周期长、成本高,而AI技术的引入正大幅提升靶点发现、分子筛选等环节的效率。昂强将AI制药称为“硬科技与生命科学的交叉引爆点”,“AI不仅能缩短研发时间,更能解锁以往难以攻克的疾病靶点。”

2024年,AI制药领域的融资热情有目共睹。根据医药魔方MedAlpha数据库,2024年AI制药赛道融资事件超100起,融资总金额近55亿美元。与2023年的约36亿美元相比,融资金额增长50%左右。

昂强认为,AI制药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风口,但在做投研评估时,技术落地性是绝对的关键筛选项。首先要考察企业的AI技术在药物研发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和数据验证情况,确保技术能够真正为药物研发带来价值;其次要关注企业的研发管线和与药企的合作情况,丰富的研发管线意味着更多的盈利可能,而与大型药企的合作则能为企业提供资金、资源和市场渠道等方面的支持。

在他看来,AI 制药作为医药行业的新兴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政策的逐步完善以及市场的不断成熟,AI制药有望为医药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推动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

 

多元投资策略并行,撬动价值最大化杠杆

昂强指出,科技投资的核心要义在于精准洞察并牢牢把握产业变革的底层逻辑与本质规律。当下,我们正处于一个技术范式发生深刻转换的关键历史节点。从过往经验来看,每当技术范式更迭,诸多传统产业都会面临转型的阵痛,新兴产业则在废墟中破土而出。曾经以传统燃油发动机为核心的汽车产业,在新能源技术范式崛起的浪潮下,不得不艰难转型;而新能源汽车产业以及与之相关的电池、自动驾驶等新兴领域,却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在此背景下,传统资本运作逻辑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重塑。过去那种依赖成熟商业模式、稳定市场格局思路,在快速变化的科技浪潮中逐渐失效。新的技术不断涌现,市场格局瞬息万变,企业的兴衰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逆转。因此,投资必须紧密结合行业实际现状,高度注重策略。如果不了解行业内各企业在技术研发上的进展、市场份额的动态变化,以及全球产业链的重构趋势,就极易陷入投资误区。只有深入研究行业现状,制定与之适配的策略,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科技领域中寻得先机,实现资本的稳健增长与有效增值。

所以,昂强不仅阐述了关于布局科技赛道的想法,以及细分赛道的投资策略,在最后更强调机构需着力构建一套具有普适性的投资方案,创新策略工具箱,方能精准捕捉技术跃迁机遇,实现组合价值最优化。

 

多维评估,精准判断价值

在昂强的投资评估框架中,技术竞争力被视为科技企业的生存根基。其团队系统评估企业技术路线的创新壁垒与迭代潜能,着重验证技术代际差是否具备市场领先性(通常要求领先同业12-18个月),并构建技术生命周期模型预判可持续竞争力。

在此基础上,深度解构企业盈利模型的底层逻辑:着重考察价值传递链的完整性,通过成本结构优化能力、定价权强度、运营效率比三大指标,验证商业闭环的独特性与延展性。此外,市场前景与竞争格局也是评估企业价值的重要维度。昂强会对企业所处市场的规模大小、增长趋势、市场饱和度以及竞争态势进行全面分析。通过前期多维评估,精准判断价值。

 

风险对冲,提升抗风险能力

为有效分散风险,昂强始终遵循风险对冲原则。一方面,在企业发展阶段上进行多元化配置。既有处于初创期、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特征的科技创业企业,这类企业一旦成功,将带来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回报;也有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企业,它们具有相对稳定的现金流和盈利能力,保障资金层面的平稳运转。

另一方面,昂强还会考虑不同地区的资金布局,不仅关注国内市场的优质项目,也会积极探寻海外具有独特技术优势和市场潜力的企业,通过全球化布局,进一步降低风险,提升整体抗风险能力。​

 

--长期主义,坚守价值投资

昂强秉持长期主义理念,他深知投资并非短期博弈,而是一场耐心比拼。在他看来,优质企业的价值成长需要时间的沉淀与积累。许多具有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的企业,在发展初期可能面临技术研发投入大、市场推广难度高、盈利周期长等诸多挑战,但只要其具备核心竞争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价值终将显现。​

这种长期主义策略不仅能够规避短期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还能充分分享企业价值成长所带来的红利。同时,长期主义是基于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深刻理解,在企业发展遇到短期困难时,资金需要持续给予支持与关注,与企业共同成长。

 

--‌投后管理,筑牢安全防线​

在投资管理实践中,昂强始终把风险管理置于战略核心地位,不仅将多维度的风险评估体系深度嵌入项目筛选、尽调论证等前端决策环节,更将风险管控链条延伸至投后管理全周期。

通过构建动态监控模型、定期开展项目健康度评估、建立风险预警响应机制等系统化举措,持续追踪标的企业的经营质量、行业趋势及合规动态,同时依托专业团队主动介入战略优化、资源整合等价值提升工作,最终形成"投前-投中-投后"联动的立体化风控网络,既有效防范潜在风险,更通过精细化运营管理提升资产增值空间,真正实现投资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控闭环,为目标达成提供双重保障。

 

谈及未来的计划,昂强指出了持续布局新兴产业的重要性。在他看来,当下科技与产业变革浪潮汹涌,必须精准锚定那些能够引领未来发展航向的前沿技术与潜力行业,诸如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领域。随着国际局势日趋复杂多元,全球市场竞争白热化态势加剧,科技投资正迈入一个对专业性、精细化程度要求更高的全新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科学且完备的管理体系,多元化的资产配置策略,深度挖掘潜在机会,成为更丰厚、多元的价值回报的必需。与此同时,宝利投资也将紧密跟随国家的战略导向和市场动态需求,在科技领域持续深化耕耘,加大对创业企业及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凭借自身在资源整合、市场洞察等方面的优势,助力这些企业跨越从技术创新到商业成功的“鸿沟”,实现个人价值与产业价值最大化。